民勤县新民小学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04-26 】 【选择字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6223224386840212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6  年度)

 

 

 

 

 

 

单 位 名 称

民勤县新民小学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民勤县新民小学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六年制完全小学的教育教学

    

民勤县新关中路12号

法定代表人

多金学

开办资金

71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拔款)

举办单位

民勤县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5.7

615.77

网上名称

民勤县新民小学.公益.cn

从业人数

6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16年度,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能够及时按照要求进行变更登记。

一年来,学校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县教育局《2016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创建高效课堂;强抓师德师风、课堂教学、养成教育、阳光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安全等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一)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学习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示范作用,带领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治学习和师德教育活动,提高了师德修养,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教师责任意识、科学育人意识。全体教师形成了在思想教育上注重以人为本,在工作态度上注重服务学生,在工作作风上注重廉洁从教,在教育行为上注重依法执教的良好教师形象。 (二)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信息平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端正了从教行为,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本年度学校无一例违反教师从教行为的事件发生。 (三)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通过建立“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的立体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本学期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全面完成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网络研修任务,参与率100%、学习率100%、合格率100%,达到了全员参与、全员合格的目标。与此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线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如:“班班通”培训、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应用培训、微课制作培训等,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一)完善各项制度。为使学校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透明化,本年度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班级量化管理制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师奖励办法》等管理细则,学校对教师的日常工作业绩、工作量、出勤、教学质量、常规工作等方面都制定了检查量化办法,严格操作流程,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评比反馈、期末有总结,并纳入评优树先。绩效工资的考核,做到了用数据说话,以依据办事,实事求是,公正透明,使制度真正起到约束教师、规范从教行为的作用。 (二)注重班子建设。为确保学校教育健康和谐的向上发展,学校班子成员包年级、包处室,包教研组,分工协作,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作风民主,胸怀全局,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协调一致,精诚团结,运用集体智慧。深入一线,狠抓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安全工作等,做到了学校管理没有空白、不留死角,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有效。 三、加强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1.开足开齐课程。学校严格按照甘肃省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活动安排表,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不占用节假日集体上课、补课,严格执行减负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落实检查制度。坚持周查、月查教案、作业,对教案、作业进行分析、检查、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强调教学反思,互听互谈课堂教学制度,强调课堂高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3.落实推门听课制度。本年度行政成员、教研组长不定班级、不定时间、不定科目进行推门听,充分了解一线真实的教情学情,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教学特色充分肯定;对课堂教学中值得商讨的问题积极地提出来进行探讨;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诚恳的提出改进办法或建议。进一步推进了常态课的务实高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多年来学校积极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的作用,充分利用甘肃省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协作组,开展网上集体备课,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流程,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实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增强了协作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注重教育科研,实现以研促教 (一)创设平台,定期进行集中教研.教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有效教研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每周定期组织集中教研活动、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举行。教研活动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录像,并进行讨论评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开设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学经验。由于有了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展示处人风采,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价值的经验得以推广、研究,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进,学校教研气氛较浓。  (二)立足校本,开展课题研究研讨。要构建“学习化、研究性、开放式”的校园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应在立足校本的基础上开展好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为校本教研带来活力,也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本年度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成员经常组织研讨,从本校课题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果、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坦诚地交流。各教研组充分围绕课题以课堂为载体组织开展教研活动。通过相互学习,相互研讨,开阔了研究思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增强了研究的信心,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取得了丰硕成果。语文组陈建华校长主持的《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反思研究》课题研究顺利通过省级鉴定,杨玉萍老师主持的《“美读”在“以读代讲”中的尝试运用》顺利通过市鉴定、李晓琴老师申报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顺利通过省级立项;数学组多金学校长主持的市级立项课题《小学生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问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英语组邱淑霞老师开主持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顺得通过市级鉴定;体艺组杨世众老师主持的《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研究》课题研究顺利通过省级鉴定。陈建华等19位老师的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李燕等4位老师的论文在市、县级刊物发表,李晓老师论文获得省级一等奖。 (三)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增强教研的实效性。本学期组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评优课、研究课、汇报课等不同类型的公开课。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借鉴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1.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省、市、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文件精神为指导,组织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校成立“晒课”学科指导组,对教师网上“晒课”进行培训指导,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上“晒课”、评课、交流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本年度,学校报名“晒课”59人次, “晒课”92节,其中上传“优课”15节,1节被评为市优课,8节被评县优课。 2.开展教育信息化竞赛活动。以 “教育信息化推进年”活动,为指导, 组织开展各类信息化技术培训6次,11月份组织开展了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为主题的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精心准备,围绕信息技术应用这一主题人人奉献了一节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优质课。在本次活动中共有6位老师被评为优质课教师。12月份组织开展了 “新民小学首届教师微课大赛”。此次比赛是我校创新应用信息技术的一次有趣的尝试,老师们高度重视,精心准备。有的用手机自行录制,有的借助学校的摄像机录制课堂实录,有的利用录屏软件制作。虽制作微课的方式各异,但对老师们来说既是一次尝试又是一次提高。同时,微课录制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巨大优势。在本次活动中有8位教师的微课获奖。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组织教学,形成了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一年来,在信息化竞赛中马玉梅老师的录像课获得省级一等奖,李燕老师的微课获市级二等奖、邱淑霞老师的课件获市级三等奖,杨万锦老师的课件获县级一等奖,有3名同学在电脑制作活动中分别获市级一、二等奖,有3位老师获指导教师奖。 五、强化德育管理,实施素质教育 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强化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在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上狠下功夫。注重学生养成教育、爱国教育、安全教育。各处室及时沟通协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增强了安全意识,激发了学生强烈爱国主义情怀。 (一)德育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了了“三爱”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等七项主题教育活动;国学经典诵读、 “每周一诗”集体诗文诵读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楼道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红领巾飘起来”“少先队建队活动和“爱祖国、讲法律、创和谐” 、“传承长征魂,共筑中国梦” “学法、知法、懂法---争做守法小公民”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为主题的四期“道德讲堂”宣讲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学生行为,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本年度学校被评为“省级语言文字示范校”、“武威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李玲老师 在“星星火炬杯”武威市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大赛中获优秀奖,孟楚阳、张诺梓、陶敬萱三位同学获“星星火炬杯”武威市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大赛纪念奖。 (二)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利用学校内部教师资源、场地资源和设备资源等,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组织开展了以音体美、书法、表演等艺术门类为主的社团活动,,成立了合唱、剪纸、绘画等15个社团,让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兴趣点,展示自我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发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各个社团辅导员根据社团的特点,精心谋划,制定了合理、详实的活动计划,组织开展了特色化的社团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社团活动使学生特长得到了发展,个性得到了张扬,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三)体艺活动丰富了校园内涵。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参加了全县教职工运动会和全县中小学运动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成功举办了“六一”节文艺表演和师生艺术作品展以及“广播体操比赛”,师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参与面广。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内容丰富、组织有序、监督到位,达到了“全员参与、人人健康”的目的。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提升了学校文化内涵。在县教育局组织的“春光杯五人制小足球比赛”中我校足球队荣获冠军。在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第三届中小学运动会中有五人获奖,学校被县教育局、县足协办授予“民勤县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在教职工运动会中我校获得绑腿跑比赛第三名。 六、加强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一年来,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进上步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0多元购买了消防器材,投资3000多元购买监控设备,全面实现了校园监控无死角。充分利用国旗下演讲、班会、红领巾广播站、宣传窗、道德讲堂等各种阵地,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安全和法制观念,切实做到学校发展与学校安全两头兼顾,并通过签订“班主任工作责任书”、 “接送学生安全责任书”等安全工作责任书,做到了领导落实、岗位落实、措施落实。签订了“少数民族家长责任书”,加强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监管并与家长签订了“安全协议书”,使特殊群体学生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强化校舍、教育教学设施、食品卫生、师生外出活动等安全工作。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学校的安全状况,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从而确保学校一切安全。积极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日活动。组织开展了防震、防火演练、安全知识竞赛和“进课堂”等法制教育等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值班制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按时足额发放绩效工资, 2016年被民勤县教育局评为“全县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16年6月被评为“武威市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2016年被评为十几“快乐校园”。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2016年度先后接受共青团甘肃省委、华夏绿洲助学行动(七彩小屋)、县长教育基金等救助。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17-03-07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填表人: 刘志高  联系电话:18293585027  报送日期:2017年03月14日

编办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