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民勤县畜牧工作站)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62232243868040X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6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民勤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民勤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民勤县畜牧工作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防治畜禽疫病,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管理保障。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畜禽疫病防治,疫情测报 |
|||
住 所 |
民勤县三雷镇北关广场路5号 |
|||
法定代表人 |
聂英 |
|||
开办资金 |
4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民勤县农牧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 |
43 |
|||
网上名称 |
民勤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从业人数 |
2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变化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市农牧工作会议精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畜牧兽医局2016年单位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我中心认真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技术推广服务各项工作,全力推进设施畜牧业提质增效,推动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一)动物疫病防控。 1、防疫责任全面落实。县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制定下发《动物防疫工作安排意见》,县畜牧兽医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分别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防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动物防疫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第一责任人。按照“乡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包防疫密度,畜牧部门包技术、包质量”的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动物集中免疫工作。年初,县防制重大办与18个乡镇政府,县畜牧兽医局分别与县动物疫控中心、动监所、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签订防疫责任书;县动物疫控中心分别与县内规模养殖场(小区)签订动《动物防疫承诺书》和《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乡镇畜牧兽医站分别与村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工作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 2、基础免疫扎实有效。动物免疫采取整村推进集中免疫模式,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定期监测,散养户集中免疫、月月补针。免疫注射坚持做到“三随三对口一确认”,即:随注射,随带耳标,随登记,免疫、耳标、档案三对口,且免疫档案全部由农户签字确认。动物疫苗由专人、专账、专库管理,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做好疫苗的运输、贮存、发放工作,规范建立疫苗进出台账,并确保冷链到底。春秋两季,完成畜禽免疫929.4万头只次,群体免疫密度达到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100%,畜禽免疫建档登记率达到100%,猪、牛、羊耳标佩戴率均达到100%。 3、人畜共患病防控有序推进。按照分区域、分病种、分类指导的防控原则,积极开展布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制定下发《民勤县羊布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按照县培训乡、乡培训村、村宣传到户的方式,组织开展布病免疫操作技术及人员防护知识培训,布病强制免疫工作有序开展,利用布病S2株疫苗免疫羊109.5万只,占应免羊只数量的100%。包虫病防控以驱虫、消毒、检测净化和宣传培训为重点,组织县乡技术人员和防疫员按照“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的程序,对全县家养犬和流浪犬进行驱虫,共发放吡喹酮2万片,吞服率达90%以上。采取集中培训、发放资料等方式宣传布病、包虫病防控知识,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养殖户1000多人次,编印发放《布病、包虫病防控技术手册》5000余份。在做好布病、包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做好结核、炭疽和狂犬病等其他人畜共患病的防控。 4、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调不断加强。按照定点监测与全面检测相结合,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相结合、抗体检测与病原检测相结合、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和的原则。根据省市业务部门安排部署,制定《民勤县2016年牛羊布病检测计划》,严格落实5个100%检测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牛羊布病检测。截至目前,共检测牛羊44445头只,完成计划任务的213.5%,其中奶牛201头,检出阳性牛6头,黄牛398头,全部为阴性,肉羊43846只,检出阳性羊614只,检出的阳性畜全部按规定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认真落实《全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组织县乡技术人员开展家畜布病、牛结核病专项调查,全县范围内随机抽取6个乡镇的22个养殖场(户)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采集检测牛血清46份、羊血清375份,利用牛结核菌素检测奶牛46头,结果全部为阴性。配合省动物疫控中心开展2016年秋季动物病原学集中监测,采集送检猪、牛、羊血清样品280份、鸡棉拭子80份、牛肺脏组织30份。及时组织开展秋季动物集中免疫抗体检测,要求各乡镇畜牧兽医站采集血清样品,由县级实验室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准确评估秋季集中免疫效果,为开展畜禽补免提供依据。目前,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已采集畜禽血样2000余份。 5、集中消毒灭源扎实开展。紧紧把握秋季消毒效果好的有利时机,县乡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村防疫员、养殖场户和经营单位落实,集中开展消毒灭源活动。重点对养殖密集区、模养殖场(小区)、畜禽屠宰点、交易场所进行集中消毒,督促养殖场(小区)严格落实门禁制度,完善消毒制度,定期对圈舍、畜禽污染物、器具等进行清洁消毒,努力做到消毒面全覆盖,切实达到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目的。目前,共发放消毒药品4.8吨,消毒面积达900多万平方米。 6、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省、市兽医主管部门安排,认真组织实施了兽医实验室病原学检测能力达标建设项目,在原BSL-2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改造接样室、病原学实验室,建成建筑面积达120平方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配备了PCR仪等必须仪器设备24台套,使县级兽医实验室疫病检测和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病原学检测能力要求。 (二)畜牧技术推广服务。 1、努力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贯彻“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的思路,着力推进畜牧业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迈进,努力增强畜禽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生产总量,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畜禽饲养量达546.53万头(只),其中牛、羊、猪、鸡存栏量分别达2.9万头、123万只、7.35万头、160万只,出栏量分别达0.78万头、120万只、8.2万头、124.3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3.33万吨,畜牧业增加值6.03亿元。 2、积极开展畜禽品种引进改良行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突破羊品种、提升牛品种、稳定猪品种、优化鸡品种,引进新品种的思路,进一步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应用人工授精、三元杂交等繁育技术,推行适宜本地的杂交改良主推模式,全面推进畜禽品种引进及杂交改良。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场7个,羊、牛、猪人工授精站点分别为20个、9个、4个。今年,共引进新品种肉牛1500头,其中黑安格斯580头、红安格斯580头、西门塔尔180头、海福特160头,引进德州驴500头,引进长白、约克、杜洛克等良种猪450头。利用冻精改良牛1.2万头,杂交改良肉羊65.8万只,授配母猪1.5万头,繁活仔猪20多万头,推广良种鸡210万只。 3、大力开展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宣传。紧紧围绕设施畜牧业提质增效,以畜禽品种改良、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特种动物饲养管理及人工授精、产地检疫与养殖场监管、动物疫病防控及检测采样等实用技术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培训宣传。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配合县委宣传部、县农广校、就业局等部门单位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办班开展技术讲座;组织畜牧系统全体县、乡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及村防疫员、村畜牧技术员进行技术培训。目前,已开展各类科技培训30余期、电视台科技讲座10期,完成县、乡、村技术干部、技术骨干培训1200多人次,培训农民近4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8000余份。 二、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畜产品基地建设投入不足。(二)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力量薄弱。(三)动物防疫形势十分严峻。(四)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紧张。三、2017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二)进一步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坚持引进、扩繁与杂交改良相结合,进一步深化肉羊品种改良技术路线和主推模式,加大良种引进推广力度,组织或指导养殖户按程序按规范引进种羊,提高良种覆盖率。(三)积极推进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县创建。(四)持续抓好设施畜牧业提质增效工作。(五)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六)不断强化技术服务培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17-03-24 |
|||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
同意 |
填表人: 仲富萍 联系电话:18294181311 报送日期:2017年0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