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622322067226223U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5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全面负责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县境内湿地的生态恢复和管理工作,逐步提升建设质量和治理成效;按照不同功能区分类施治,对湿地区野生动植物进行动态检测,掌握繁衍生息及变化规律;对温地区地下水位和水质进行常年监测,提供科学的监测数据;积极探索治理技术、模式,加快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恢复,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为同类地区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严格落实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放牧、禁止乱采滥伐、禁止移民返迁的“五禁”规定,有效促进区内植被群落逐步恢复。 |
|||
住 所 |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三雷镇北内环路1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文华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民勤县林业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4 |
5.28 |
|||
网上名称 |
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公益 |
从业人数 |
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15年,湿地公园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及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编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思路,严格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违反《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规章的行为。业务开展中所使用的单位名称以及印章均与核准登记的名称保持一致,并未有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单位印章的行为。并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相关政策按期进行了年度检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不断加大湿地宣传力度。由甘肃省林业厅、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主办,县林业局、湿地公园管理局协办,围绕第十九个“世界湿地日”宣传主题“湿地??我们的未来”,在民勤县文化广场组织以湿地日主题为主的宣传活动,发放湿地宣传画册300多张,湿地保护管理法规及相关知识等宣传资料2000多份;在县城四大街,湿地公园周边的蔡旗、重兴乡等地悬挂宣传横幅20条,组织2000多人参与了“保护湿地,从我做起”签名活动,宣传受众达到300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保护湿地资源的意识,营造了认识湿地,走进湿地、保护湿地的社会氛围。 (二)积极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中央财政湿地保护奖励补助资金项目,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在湿地公园外围完成机械围栏25公里,巡护道路林带补植9000株,生态植物护岸带补植1000亩;同时,在湿地保育区敏感区域和鸟类栖息地划定封禁保护区,禁止人为活动,加强对候鸟栖息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依托湿地公园内现有道路,在湿地公园周界外围改造砂石路面巡护道路44公里,加强湿地公园内的日常巡护。积极采取人工措施促进植被恢复,在湿地公园下案区域营造以胡杨为主的生态植物护岸带100亩,促进区域内植被的恢复。 (三)重视项目储备工作。为使湿地公园建设资金支持取得连续性,治理成果得以巩固,今年1月向省林业厅、省财政厅上报了《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申请报告》,争取下达项目资金300万元。项目计划及资金下达后,立足当前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实际,及时编制上报了《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2015年中央财政湿地补贴资金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方案》,待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后组织实施。向省林业厅上报了《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恢复项目》、《甘肃民勤湿地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周边新型社区扶持建设项目》、《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并多次汇报争取省林业厅支持,使项目纳入省上的总盘并报国家林业局,为“十三五”期间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储备了一批符合实际、可行性较高的项目。 (四)积极开展对外科研合作。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对湿地公园内的动植物类型、种群数量、生活生长习性以及该区域的候鸟数量、种群、迁飞时间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基本掌握了湿地公园内动植种类、群落数量、生长特性等本底数据,为下一步制订科学合理的管护方案奠定了基础。全年累计完成鸟类年度调查10次,完成野生植物调查4次。 (五)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订了《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会议制度》、《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政务(财务)公开管理制度》、《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干部职工考勤制度》、《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财务管理制度》、《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差旅费管理制度》、《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23项制度,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有效健全了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甘肃省湿地管理条例》和“五禁”政策规定,制定出台《民勤湿地资源管护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积极与湿地区周边的重兴、蔡旗等乡镇村社联系,划定管护责任区、明确管护责任,聘请9名护林巡护员,加强湿地区巡护力度,制止在湿地区域内破坏生态植被的行为。特别加强了对节假日期间来湿地公园野炊、游玩旅客的巡护管理。在湿地公园各进出口处,设立固定防火警示牌12块,悬挂防火横幅20条,警示当地群众严禁破坏湿地,严防森林火灾。 (六)精心打造胡杨林培育基地。提前谋划胡杨林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及时编制实施方案并报请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春节期间做好了胡杨林栽植区的规划、放线等工作,为胡杨林培育基地建设打实了前期工作基础。与石羊河林业总场、发改局、水务局、电力局等部门衔接,提前做好胡杨栽植前的枯树采伐审批、项目审批、招投标、供水、供电、土地整平等基础建设工作,完成造林地大体平整及残败沙枣林清理2000亩,架设供电线路2公里并装备配套设施,铺设供水管道36.2公里并装备配套设施,新建胡杨林林间巡护道路11.3公里。紧抓造林时节,严把各个环节,于4月11日全面启动胡杨林苗木的定植工作。在栽植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跟踪作业,严把苗木、假植、拉运、栽植、浇水等各个技术环节,按时完成了“胡杨+红柳”混交林2000亩,“胡杨+沙枣”混交林2000亩,“樟子松+圆冠榆+花灌木”混交通道绿化5.2公里的栽植任务,胡杨成活率达到90%,通道绿化成活率达到85%。强化胡杨林中后期管护,对胡杨林出现的病状及时问诊把脉。针对高温干旱季节,胡杨林叶片变黄、落叶等病状,迅速邀请县上、省上等林业专家现场实地查看,综合分析诱发病害现象的原因,采取药剂连续碰洒、加强水肥管理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病害蔓延。同步加强了胡杨林生长期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有效保证林木正常生长,遏制了锈病等多发病害的发生。为确保胡杨林不受人为活动因素干扰,对胡杨林外围设置全封闭式的机械围栏,完成围栏18.87公里,其中:水利防护栏9.66公里,钢网围栏9.21公里。胡杨林东侧5.88公里的热浸锌钢管围栏,已完成公开招标,待天气转暖后督促中标单位于2016年4月前完工。同时,在进入8月后,有计划的对胡杨林进行控水控肥措施,提升枝条的木质化程度;到10月下旬开始,对胡杨林进行多轮次的灌水措施,确保越冬水的足量灌溉;进入11月,在胡杨林区集中喷洒石硫合剂并对树干进行涂白,确保胡杨苗木不受病虫害的侵袭,顺利越冬 。 (七)全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县委和林业局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严格按照党规党纪要求自己,切实履行党员义务,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市、县委“双十条”规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无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的现象发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16-02-24 |
|||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
情况属实,经保密审查同意公示 |
填表人: 王会 联系电话:13893566062 报送日期:2016年0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