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文化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6223224386800127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5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民勤县文化馆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民勤县文化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1.及时贯彻落实党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2.有计划地主动地开展文艺辅导活动和业余文艺教育活动 。 3.组织辅导业务文艺骨干,搜集整理和研究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继承和传授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做好辅导工作。 4.负责文艺社团的组建、巩固和提高工作。 5.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保护工作。 6.抓好民俗文化的挖掘开发工作。 |
|||
住 所 |
民勤县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樊泽民 |
|||
开办资金 |
15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民勤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7 |
180 |
|||
网上名称 |
民勤县文化馆 |
从业人数 |
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抓好节庆文化活动。精心谋划,周密安排,组织开展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创新节庆活动形式,丰富季节性活动内容,使文化活动品牌化、经常化、普及化。一是1月1日,举办了元旦文艺汇演,组织大漠艺术团举办“庆元旦文艺汇演”活动。二是2月24日至3月6日,举办了“金羊送吉祥,绿洲奔小康”大型春节元宵灯会,展出七彩牌楼迎新春、三羊开泰送吉祥、文明新风满绿洲、文化繁荣百花香、喜气洋洋闹元宵、美丽民勤展画卷、劲帆远航展宏图、万众共筑中国梦等10组大型彩灯,艺术地展现了全县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施“三大战略”,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以及现代工业、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等辉煌成就。三是3月5日晚,举办了元宵灯谜晚会。编写灯谜2500条,悬挂红灯笼300盏,把传统艺术和现代形式相结合,让人们在享受猜谜语的快乐中得到修身养性。四是2月28日至3月12日,举办了“文化之乡?和谐民勤”2015年春节文艺调演,从全县城乡业余演出团队中选拔优秀团队23个,演出23场次,评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13个、优秀演员奖46个。五是9月至10月,举办了“庆国庆?美丽民勤”书法美术大奖赛暨展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20名,展出书画作品100多幅。 (二)组织特色文化活动。一是1月,联合省文化厅、省广电总台、省文化馆、甘肃电视台公共频道、市文广局、市文化馆举办了甘肃省“百姓文化广场”惠民演出赴民勤县慰问演出活动,甘肃电视台公共频道全程录制实况录像并在黄金时段播出。二是5月26日至30日,联合省文化馆、市文化馆举办了第二届民勤小曲戏艺术节暨大奖赛,评出新编剧目奖2个,团体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组织了小曲戏展演,挂牌成立了民勤小曲戏业余剧团。三是6月,联合市文化馆举办了全县民间文艺大赛暨“乡村舞台”节目展演活动,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四是6月,选拔8个节目参加参加武威市第五届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暨“乡村舞台”节目展演活动,新编民勤小曲戏《外甥的婚礼》夺得一等奖,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三)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一是2月12日,联合县文联、书法美术家协会、青土湖书画社组织20多位书法爱好者在文化广场义务书写春联,为城乡群众义写春联1200多副。二是春节前,在全县18个乡镇开展了送春联、送文艺节目下基层活动。三是“三八”节、“五一”节、“四月八”、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了送戏曲、送书画、送文艺节目下基层、献爱心活动。 二、非遗保护传承 (一)开展非遗普查,建立名录体系。广泛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民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完善非遗资料库,逐步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认定传承人和传承谱系、传承方式。共登记、申报非遗文化资源信息28项,古籍30种。组织开展了第二批民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申报和认定工作,申报省级非遗传承人11个、市级非遗传承人22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推广、传承打牢基础。 (二)举办特色活动,创新保护载体。创新方法,多措并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非遗活动,为做好非遗保护传承搭建平台,创新载体。一是举办了大型春节元宵灯会。二是举办了第二届民勤小曲戏大奖赛。三是参与组织庙会文化活动。组织民勤小曲戏、民勤唢呐等非遗项目表演,参与了苏武山、枪杆岭山庙会,传承了庙会文化,扩大了非遗影响。 (三)抓好非遗宣传,开展交流展示。一是6月,在文化广场组织开展了2014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二是8月,组织民勤小曲戏团队参加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的甘肃省第四届戏剧“红梅奖”大赛,新编现代民勤小曲戏《外甥的婚礼》获奖。三是10月,新编现代民勤小曲戏《外甥的婚礼》作为唯一的地方戏曲节目参加省纪委、省文化厅主办的“廉政文化下基层”全省巡回演出,在全省演出120场次。 三、免费开放 以“传播先进文化,服务群众需求”为宗旨,抓好公共文化服务,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吸引力,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惠民新格局。根据文化部和省、市关于“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要求,制定完善免费开放方案,拓展开放项目,确定免费开放的时间表和重点工作任务,保证文化服务质量。正常免费开放戏曲音乐辅导室、书法美术辅导室、多功能展厅、排练厅等11个厅室,开展戏曲音乐辅导、书法美术辅导、摄影创作辅导、民勤小曲戏辅导等10多项免费开放服务项目。一个集文艺辅导培训、展览、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传承为主要内容的免费开放服务体系已构筑完成,让文化馆真正成了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使我们提供的文化服务,群众真需要、真受益、真满意。 四、文艺辅导创作 (一)开展文艺骨干培训。11月份,联合市文化馆举办民勤县基层文化人才暨小曲戏骨干培训班。 (二)加强群众文化辅导。高度重视群众文化骨干辅导培训,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文艺辅导、培训。结合全县“乡村舞台”建设,组建乡村自乐班95个,建成农村文化大院18个,其中5个被市文化馆授牌确定为文艺辅导点。 (三)搭建文化发展平台。办好综合文化期刊《胡杨》,按期出刊4期,为全县文化、文学、艺术、文史爱好者搭建了创作平台,激励了文艺创作,促进了文艺交流,繁荣了民勤文艺创作,培养了民勤文化人才,推出了民勤文艺精品。 (四)繁荣全县文艺创作。深入实施精品工程,大力繁荣文化艺术,通过举办展览、比赛、采风等种类活动,推动全县文艺创作,组织创作了一批凸显时代精神、反映重大成就、体现民勤特色的优秀作品。 五、项目建设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想方设法争取项目。今年争取省级文化体育传媒项目文化馆设施设备购置及维修改造项目经费30万元。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实施计划,目前已完成多功能展厅维修改造、电路维修改造、水暖维修改造等,其它正在办理政府采购手续,计划于明年初完成。通过项目实施,完善硬件设施,夯实了文化服务基础,提升了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功能,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六、文化馆评估 按照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市文广局《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文化部制定的《县级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认真细致、客观公正地进行了自查自评,7月份,接受了省文化厅评估小组的评估,业务工作受到评估组的高度评价。初评定级为三级文化馆。 七、“双联”工作 在县“双联”办和牵头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完成了2015年度工作任务。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捐款捐物,捐助资金5000余元、化肥52袋等物资,分批次送给联系农户,缓解了农户春耕所需化肥、种子、农药资金的燃眉之急。帮助解决“乡村舞台”建设资金5000元。选购法律、文艺、医药、农技等方面的书籍300多册以充实农家书屋和村级图书室。协调争取扶贫贷款26户,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03.04.23--2018.03.31.组织机构代码证:2014.01.08--2018.01.08 |
|||
绩 效 和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16-02-23 |
|||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
情况属实,数据准确。 |
填表人: 张小军 联系电话:13150155521 报送日期:2016年03月29日